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廣州四成專業市場影響國際價格
南方日報(廣州) 日前,廣州專業市場商會聯合廣東現代專業市場研究院發布《廣州專業市場行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據統計,廣州現有單個專業市場數量共978個,近5年來平均每年成交額6000多億元。《報告》指出,廣州專業市場的發展已近30個年頭,過去完成了規模優勢積累,而未來必須要走質量造優勢的道路。隨著產業不斷更新換代,傳統專業市場的發展面臨巨大的挑戰與機遇。
影響部分“廣州價格”影響全國
《報告》指出,目前廣州專業市場星羅棋布,數量近千家。據初步統計,其中具備國際影響力(在國外具有一定知名度,貨源或客源地較多來自國外)市場占16.3%;具備全國影響力(在國內有較高知名度,貨源或客源主要來自國內)市場占23.5%;具備華南影響力(在華南地區具有較高知名度,貨源或客源主要來自華南各地)市場占22.6%;具備廣州影響力(在廣州具有較高知名度,貨源或客源主要來自廣州)市場占37.9%。
廣東現代專業市場研究院專家認為,廣東在全國率先改革開放的先天優勢、珠三角“世界工廠”的特殊角色以及建立在“兩頭在外,三來一補”基礎快速工業化模式,構成了廣州專業市場20多年間爆炸式擴張的特殊背景和條件。
如今廣州很多專業市場已成為國內主流貨物的集散地,目前40%的廣州專業市場不僅影響中國價格,還影響國際價格。其中,紡織服裝、中藥材、塑料、木材、水產品等行業已形成了“廣州價格”,影響全國乃至全球。
分布九成專業市場集中主城區
廣州現有統計有單個專業市場數量共978個,其中數量最多的是越秀區,有284個專業市場,其次為荔灣區,有201個專業市場,數量較少的是從化區,僅有9個專業市場。廣州市89%的專業市場分布在荔灣、越秀、白云、天河和海珠區。中心城區專業市場群達到18個,數量占全市專業市場總數的93.4%。
《報告》分析廣州市專業市場共分成三大類型,分別為農副產品、日用工業品、生產資料。其中農副產品類市場135個,占市場總量的13.80%;日用工業品類市場757個,占市場總量的77.40%;生產資料類市場86個,占市場總量的8.79%。
日用工業品專業市場集中于主城區,其中越秀區最為集聚,近10年新增日用工業品專業市場主要分布在內環路與外環路之間的區域,集聚度不斷提高。生產資料專業市場主要結合機場、碼頭、高速公路等交通設施布局,分布在廣園快速路—珠江以北的區域,農副產品專業市場主要分布于荔灣區及外圍地區。
此外,《報告》指出,2004-2013年間,廣州市專業市場銷售額逐年增長,但是增長速度呈波動式減緩。在2008年、2010年分別出現增長率的高峰,2009年則出現增長率的最低值;自2011年增長率從44.8%的最高值跌至10.70%后,至2013年,增長率均不超過20%,2014年廣州市專業市場總成交額約1萬億元是近年的峰值。
南方日報記者 朱偉良
專家建言
專業市場要從規模競爭向內容提質轉變
廣東現代專業市場研究院專家認為,在全球經濟環境不斷變化,消費者需求不斷提高的趨勢下,低端的業態和產品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未來專業市場將面臨新一輪大浪淘沙式的洗牌,“關停并轉”、優勝劣汰在市場間一直存在,要想擺脫瓶頸,獲得更大發展,需要以質量提升、品牌打造、模式創新為轉型點引領全國乃至國際。
在當前經濟環境下,進一步拓展國際貿易市場十分必要。首先在產業供給側方面應投入更多精力,以商品質量贏得市場占有率;其次,應該同樣在深化國際合作、疏通貿易渠道方面再提升,加強與更多國家就專業市場方面的專項合作,開展多種形式互利互惠活動,爭取更多政策傾斜。
《報告》強調,專業市場的經營管理思路要全面轉向產業綜合服務,要從產品結構、產業鏈完善、服務內容方式、交易模式上提升階梯檔次,真正從原先的單一規模競爭向內容提質、模式創新轉變。加大對研發設計、品牌推廣、產業咨詢、售后服務等方面的投入,才是現階段出路所在。 本文來源:南方日報
點擊次數:1894